生活│拇指外翻手術心得#2-二週後回診及手術費用分享

拇指外翻手術心得第二篇,主要是寫一下術後回家休養、養傷的過程,還有所有的花費金額及保險的申請。這次拇指外翻開刀,直接跟公司請了一個月的病假,正確算起來是請了5天特休、18天半薪病假。

另外因為我上班距離超遠,所以都是開車上下班,但因為這次開的是右腳,所以詢問醫生何時可以開車?醫生是說最好是滿一個月,然後要試試看會不會痛,才好開車上路。本來我也想過要騎車上班,但是二個月內都要穿著石膏鞋,實在也是不便。總之目前就是先休滿一個月,再看看恢復得如何。

衛教單在第一次門診就會提供,以下是我覺得蠻重要的資訊:

1、手術後須四次回診:出院兩週後、術後2個月、術後6個月、術後一年。

2、石膏鞋需穿4~6週,回診時依醫師指示再決定是否繼續穿戴。

3、出院3個月內不宜久站及劇烈運動,術後3個月骨頭癒合完成即可開始運動,如:跑跳、游泳、跳舞、推拿、腳底按摩。

4、建議術後2個月才開始開車,因擔心駕車時有突發狀況。

5、繃帶使用是為了避免足部腫脹及截骨處之骨癒合,至少使用6週,回診再依醫師指示是否繼續使用。(回診醫生說要包兩個月)

 

拇指外翻手術居家照護

出院當天回家就受不了馬上去洗澡,但因為傷口不能碰水,所以我只好使出塑膠袋+膠帶大法。洗澡的時候就是把泡腳桶倒過來,腳踩在上面避開水。

 

每天早上換藥就是口腔棉棒沾滿優碘,一次性的擦過傷口,不可來回擦。

 

醫生交代每天都要做拇指復健運動,往前凹為拇指下壓運動,這個我覺得比較簡單一點。

 

往上凹為「足背屈曲運動」,記得要時常做,醫生說復健要做到跟另一隻腳可以凹的程度才行。

 

開剛完刀兩週內,右腳時常都是紅腫的,然後因為消毒的關係,所以腳會乾上一段時間。因為不能碰水,所以我每天都會拿濕毛巾擦拭傷口以外的部分,然後擦一點凡士林之類的乳液在周圍肌膚。

 

腳底和邊邊都會有瘀青,我後來仔細衛教單(第一次門診就會發),才知道手術的仔細內容為:肌腱鬆弛術、關節囊重建術、第一蹠骨截骨矯正復位及鋼釘內固定術。

看X光才知道原來中間的骨頭有被截斷矯正復位,所以瘀青應該就是如此的由來吧!

 

前面提到都會紅腫,所以開完刀後的一週內,我冰敷得還蠻勤的。冰敷袋我就挑最小尺寸,也最便宜啦,但其實我覺得可以再大一點,因為自然垂墜下來的冰袋就不用一直扶著了。

 

最後我就乾脆把冰敷袋綁在石膏鞋上,方便多了ㄏㄏ。

 

拇指外翻手術二週後回診

出院當天醫生就有直接幫忙掛號下次回診,我是3/18開刀,3/19出院,二週後就是4/1。然後我排了43號,上網查了一下報到時間,長庚官網是寫:上午門診11:30前要插卡報到。所以回診日當天我跟家人趕著從台中出發,就怕超過11:30不能報到。

結果11:15報到,才看到2X號,護理師說號碼30號之後的,可以當天過中午再來報到也可以,於是便叫我們先去吃午餐。但我想著一定會有人過號,所以就留在現場等。事實證明不會有人過號,我等到快14:00才進診間。

順道一提,林口長庚的門診在復健大樓,建議回診直接停復健大樓旁邊的停車場就可以了,出門就可以到。我們傻傻地停到急診旁邊的立體停車場,又繞了一大段路才到門診。

進診間之後,護理師幫忙把膠帶撕掉,然後說我的皮膚應該是有過敏,提醒我之後去樓下藥局買嬰兒用的透氣膠布,回家自己貼。回家後一樣不能碰水,要再隔一週(術後第三週)才可以洗澡碰水。總之我後來就沒有買來貼,只有擦完藥用紗布包著而已,因為傷口感覺都乾得差不多了。

包完紗布再綁上彈性繃帶,醫生給了一張單子要我大聲唸出:

術後需彈性繃帶包紮2個月,直至下次回診」、「不可前足負重行走,否則會骨折及復發」。

關於彈性繃帶,我真的覺得很不舒服,因為皮膚會癢癢。然後回診當天護理師說要綁緊,就幫我綁很緊,結果當晚睡覺我被痛醒。還以為是沒吃止痛消炎藥了,傷口又開始痛,沒想到繃帶解掉之後就沒事了。後來我就都沒綁很緊,因為真的會很痛><

另外就是這兩個月都要用後腳跟走路,醫生說不小心可能會骨折,我就問他因為我這兩週有不小心拐到腳,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骨折?醫生說如果骨折的話會超級痛,沒有超級痛就是沒骨折。(簡單明瞭)

 

護理師幫我換藥的同時,醫生也cue我老弟過去幫我拍X光照,開完刀之後的拇指真的很不一樣耶!之前一直疑惑為何腳看起來還是凸凸的,看X光跟醫生解說才知道那些凸凸的是原本的肉,之後會慢慢消下去(吧?

 

出院兩週後第一次回診,醫生說要加入「大拇指外展運動」,然後他建議我可以去買個矽膠的東西來夾在拇指與食指中間。所以我就上網買了這個「足部腳趾分隔墊」,大小尺寸我兩個都買了,但只用一個大的不夠,所以我就夾了兩個。但我覺得感覺還好,沒有特別撐開的感覺,還是我自己用手掰比較有感。

 

拇指外翻手術費用及保險理賠

因為有關個人的隱私,我就不放收據及醫生證明那些,把比較大的項目列出而已,之後還是要以現場的價格為主。因為我在第一次門診簽的自費單,後來住院又重簽了一張,因為金額不一樣,要以現場的為主。

自費

骨釘(鈦合金):$12,600 *2支

人工骨粉:$39,500

住院(雙人房):$2,000*2

坐骨神經止痛術:$4,500

進階體溫維持術:$2,000

(這個是我在入手術室前,才會詢問要不要加?它就是一件會充滿暖氣的套子,可以蓋在身上雖然加了兩千只能用在手術室&恢復室,但手術房很冷,然後因為我住院這兩天也覺得冷到靠8,所以我就加了)

我出院的時候總共繳了$80,017元,如果扣掉上面那些自費的費用,差不多也是八千到一萬左右,這些應該就是只有健保要繳的部分。我覺得比較大就是差在人工骨粉,這個好像是有不一樣的價格,就是可以跟醫生討論要不要加,要加哪一種這樣。其他的我覺得就不能省啦,像是骨釘和止痛。

 

門診

第二次回診的門診費用為$510元,但因為有另外申請兩份「住院明細表」,所以多加了兩百塊,總額是$710元。

 

保險理賠

問過我的保險業務員,他說手術前後兩周的門診費用才可以一併理賠,也就是說第一次門診(2024/11月),距離手術(2025/03)已經超過兩週以上,所以就只有理賠住院手術當天+隔兩週後的門診費用。

然後因為我有保實支實付,所以以上八萬多元都有理賠,等於這次開刀不用錢。加上我一直給老弟壓力,他很快就幫我送了急件,所以我第一次回診當天他就幫我送件,隔兩三天就收到理賠金了。

建議第一次回診前就先跟自己的保險業務員確定,需要哪些資料、總共幾份。因為我有三個保險可以理賠,三商、國泰、公司團保,所以我就申請了以下資料:

醫生證明*3份(皆為正本)

出院及門診收據*各3份(各一正本、二副本)

住院明細表*2份(這個是以防萬一有些內容保險公司要看細項,否則不賠才事先申請)

然後上一篇有提到的石膏鞋是否能列入理賠,後來是有理賠的,可能因為公司看金額不大就給我了。

我的醫囑內是有寫到一定要使用石膏鞋,所以可能也因為這樣保險公司就不囉嗦賠給我了。但如果今天你今天要買的輔具或是復健器材金額比較大,建議跟醫生討論,醫囑內一定要提到該輔具器材為必要使用,然後最好是開二聯式發票,有寫上買受人,請到理賠的機會才會比較大。

 

延伸閱讀:

生活│拇指外翻手術心得#1-台北長庚門診及林口長庚住院分享

生活│拇指外翻手術心得#3-術後二個月回診及後續分享

 

 

 

 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